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举办

来源:云南社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2-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来源:人民网-云南频道 原创稿 12月25日,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《“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”,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——云南篇》学术专场在昆明举办,云南省社科联党组成

来源:人民网-云南频道 原创稿

12月25日,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《“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”,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——云南篇》学术专场在昆明举办,云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邹文红出席会议并致辞。与会专家认为,要立足云南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,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,稳定粮食生产能力,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走出一条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。

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认为,推进云南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过程中,要坚持特色产业引领,强化乡村产业发展。发挥低纬高原光热条件好、生物资源多、生态环境优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,挖掘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,坚持高原特色农业和国际一流绿色食品牌方向,发挥特色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,夯实产业基础。与此同时,要坚持保护传承特色文化,促进文旅融合,坚持补齐生态短板,建设生态宜居乡村。

云南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白亚鹏认为,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,但是不能局限于农业,乡村旅游业、特色手工业等都可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容,只要契合乡村地域特色、符合美丽乡村发展要求的产业,都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进行培育。

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罗淳说,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,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,以农民为主体,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,地域特色鲜明、创新创业活跃、业态类型丰富、利益联结紧密,是提升农业、繁荣农村、富裕农民的产业,云南的乡村振兴对于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。

云南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、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谭鑫认为,在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不断提升,农产品加工业着力于产业升级与优化的状况下,云南乡村振兴的发展,就是要理清思路,做好规划,抓要素、抓环节、抓特色、抓融合、抓主体。在链条上带金,抓绿色、抓品质、抓品牌,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,收获万金。

在此次学术专场研讨会上,与会专家认为,近年来,云南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,树牢“重农抓粮”思想,坚决守好粮食安全重任,推动粮食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坚定发展特色产业,推动特色产业向世界一流迈进,全力保障农民增收,不断强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。(云南省社科联供稿)


文章来源:《云南社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ynshkx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228/673.html



上一篇:云南社科专家为景谷县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
下一篇: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

云南社会科学投稿 |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| 云南社会科学版面费 | 云南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| 云南社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云南社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