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

来源:云南社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9-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会现场(黄兴能 摄) 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会现场(黄兴能 摄) 《生物多

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会现场(黄兴能 摄)

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会现场(黄兴能 摄)

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现场(黄兴能 摄)

赠书仪式现场(黄兴能 摄)

9月26日,在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(COP15)即将召开之际,第二届“云岭智库论坛”暨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新书发布会在昆明举办。

据了解,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、中国(昆明)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合力推出,该书是基于云南省社科院江燕、毕先弟两位专家数十年积累,以绣花功夫,逐渐在现存300多种古籍中整理出从《史记》“庄蹻开滇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(公元前239年-1949年)2000余年间,与云南有关的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、花卉、茶叶文献史料上万条,按照“动物王国”“植物王国”“世界花园”三个篇章的全新框架分类编排、校勘注释,最终选取具有云南特色的23属5500余条,编纂而成100余万字的著作。

作为一部关于云南生物历史的工具书,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,对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云南、了解云南、研究云南,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。

论坛现场,来自云南省社会科学院、云南大学、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“生物多样性”主题作发言。大家认为,云南由特殊的地理区位、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、多样的气候条件构成的生态环境多样性,孕育形成云南的生物多样性,自远古就生活在云南的各民族先民,在长期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实践中,发展出与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互适应、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。正是这种与大自然良性互动、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,保证了云南虽经数千年沧桑巨变迄今仍然是世所罕见的“植物王国”“动物王国”“世界花园”和“民族文化王国”,成为美丽中国最美丽的省份。专家们指出,在COP15大会即将召开之际,《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,这是云南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界向盛会的一份献礼;该书紧扣大会主题,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特征,向世界展示了云南植物14属、动物4属230余种、世界花园5大门类两千多年的发展史,以极其详实的史料,充分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的“中国智慧”与“云南经验”。

论坛上,云南省社科院向云南省图书馆、云南大学图书馆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进行赠书。

此次活动由云南新型智库联盟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、中国(昆明)南亚东南亚研究院、云南日报报业集团、云南出版集团联合主办。(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)


文章来源:《云南社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ynshkx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928/515.html



上一篇:上戏两项课题获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
下一篇:《世界花园彩云南》新书发布 展示云南大美形象

云南社会科学投稿 |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| 云南社会科学版面费 | 云南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| 云南社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云南社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